媽媽一直努力想把寶寶培養(yǎng)成又乖又聽話又懂事的小朋友,可是往往媽媽做的一些事情,,無形中會讓寶寶離好孩子遠去了,。這就是媽媽好心辦了“壞事”了。下面說到的六件“壞事兒”,,就是媽媽們常常不小心犯了的錯誤,。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好心做壞事”,本來是出于一片好心去做的事情結(jié)果往往是帶來反效果,。這句話用在寶寶的教育上也相當恰當,,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育方式顯得尤其重要,,很多時候一些理所當然的做法,,往往卻是最應(yīng)該避免的事情。
1,、無意中破壞孩子專注力
孩子正在專心致志地搭積木,,紅的黃的藍的,方的圓的尖的,,孩子非常享受自己的建筑作品,。這時,孩子媽媽忽然興致沖沖的跑過來,拿出一瓶水,,遞給 孩子:“寶貝,,歇一會,玩了這么久渴了吧,?快喝口水,!“孩子抬頭瞅了一眼,撅著嘴非常生氣地推開媽媽的手,,繼續(xù)埋頭苦干,,媽媽不解,估計也生氣,,心想:這 孩子,,喝水都不喝,真倔,!
點評:很多媽媽說自己的孩子不夠?qū)W?,做事三分鐘熱度,?jīng)常開小差,,可當孩子沉浸于他的興趣時,,就是在培養(yǎng)自己的專注力呢,如果媽媽一會說“來喝口水”一會說“來吃個蘋果”,,這就是嚴重干擾,。能不能先等孩子專心地把手里的事情做完,再去“伺候”小皇帝,?
2,、拒絕孩子的分享
一大盤草莓,孩子一個人端著吃的津津有味,,這時,,媽媽問:“寶貝,草莓好吃么,?給媽媽吃一個好不好?。俊焙⒆臃浅4蠓降啬贸鲆粋€鮮紅的草莓遞給媽媽,。媽媽露出滿意的微笑:“啊,,寶貝真懂事呀!謝謝,,媽媽不吃,!”于是孩子把這個草莓扔進自己嘴里,繼續(xù)獨自享用美味,。
點評:既然你問孩子要吃的,,就張開嘴大口吃掉孩子分享給你的東西,,否則孩子會覺得大人很奇怪,一會要吃一會又不吃,,莫名其妙,。而且?guī)状沃螅∪司芸炀兔靼啄闶窃诮o他下套,,久而久之會變成真的不懂得分享,。
3、輕易當孩子的代言人
電梯里媽媽帶著漂亮的女兒,,孩子在唱歌,一位奶奶笑問:“唱得真好聽,,你叫什么名字,?”小女孩有點害羞,沒作聲,。奶奶接著問:“幾歲了,?”小女孩還是萎縮著不語。媽媽怕失禮,,趕忙笑著回答:“叫***,,今年4歲了?!蹦棠厅c點頭:“哦,,好厲害啊,嗓子真好,!呵呵,。”
點評:有些媽媽苦惱自己的孩子膽量不夠大,,不敢跟別人說話,,幫著“搶答”,其實這樣做是剝奪了孩子發(fā)言的權(quán)利和成長的機會,。你是越幫忙,,孩子以后越膽小越不會主動表達自己。所以,,不妨善意的提醒孩子:奶奶在問你話哦,,自己告訴奶奶好嗎?
4,、對寶寶過于保護
公園里,,一個小朋友跑著跑著摔倒了,自己站起來拍拍手,,媽媽緊張地湊上前,,小心地捧起孩子的手,問:“哎呦,摔疼了沒有???紅了!好疼??!寶貝,媽媽給你吹一吹,,呼呼,!”孩子本來沒事,媽媽這么大驚小怪,,孩子也會跟著嚷嚷疼,。
點評:本來孩子自己忽略的傷痛,在媽媽的一個導(dǎo)向之下就被放大了,。有些父母面對這樣的情況則會漠視,,說:“沒什么大不了的?!边@種做法給孩子的 導(dǎo)向是積極的,,摔跤不是什么大事,一笑而過,。傷在兒身,,痛在娘心,這是人之常情,,不過,,就讓這種“疼”留在娘心里吧,孩子更需要堅強和樂觀,。
5,、無條件滿足孩子
孩子喜歡吃蝦,每次媽媽都會剝掉蝦殼,,把蝦肉喂給孩子吃,。孩子把蝦肉給媽媽,媽媽說:“你愛吃就都留給你吃,?!焙⒆有陌怖淼玫乩^續(xù)享受媽媽的服務(wù)和謙 讓。直到有一次,,媽媽很隨意地剝完殼后,,把蝦仁塞進自己的嘴里,誰知道孩子突然咆哮道:“是給我吃的”,,大哭大鬧逼著媽媽吐出來,。
點評:只要孩子喜歡的,,自己就假裝不要,殊不知這樣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只會造成唯我獨尊,、自私霸道的性格,將來唯恐很難與人相處,、很難融入集體和社會,,而且一旦遇到愿望不能滿足的情況,就會心里不平衡,。
6,、不給機會孩子去嘗試
小孩見媽媽在拖地,搶過拖把要幫忙,,媽媽一看跟大鬧天宮似的,,制止:“你就別越幫越忙了,一邊呆著去,!”直到有一天媽媽喊:“就知道玩,真不懂事,,快來幫我一下?。 焙⒆宇^也不抬:“我不是越幫越忙嘛,?”
媽媽本是一番“好心”,,減少麻煩,但是卻辦了一件壞事,!
網(wǎng)友評論: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育方式顯得尤其重要,很多時候一些理所當然的做法,,往往卻是最應(yīng)該避免的事情,。
小編結(jié)語:在孩子做不好的時候,如果自己承擔(dān),,不給孩子學(xué)習(xí)和展示的機會,,那么在孩子有能力做好的時候,他也不會去做了,,思維就有慣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