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微信圈里看見過一篇育兒文章,大意是孩子身上的所有缺點,,都能在父母那里找到根源,。比如,孩子凡事喜歡抱怨,,是因為父母總是挑剔他;孩子有暴力行為,,是因為父母經常打罵他……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映照出孩子的未來;孩子也是父母的鏡子,,折射出父母的影子,。兩年前的一則新聞報道,至今讓人印象深刻,。說的是一對父母帶著年幼的兒子準備過馬路,,對面紅燈亮起,,小男孩大叫一聲“紅燈”,停下了,,媽媽卻說“沒關系趕緊過”,,爸爸也說“快走快走”,一家三口僵持了幾秒鐘后,,兩個大人一齊將孩子提起,,硬拖著過了馬路。
“紅燈停綠燈行”,,孩子見到紅燈知道停下,,想來是老師反復教育的結果,卻沒想到,,在爸爸媽媽這里,,規(guī)則這么容易就被打破??梢韵胂?,長此以往,耳濡目染,,“規(guī)則”在孩子心目中將失去權威,,沒了約束,父母給孩子樹了“壞的榜樣”,。
“一流的父母做榜樣,,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惫们也挥懻撨@句話的對與錯,無論是怎樣的父 母,,“榜樣”也好,、“教練”也好,“保姆”也罷,,都有一個共同問題要面對,,就是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對父親來說,,父親拿什么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 風度。父親必須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質量,,在什么時候表現(xiàn)風度,,尤其要在遇到逆境,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人,,遇到別人犯錯誤的時候,,父親如何表現(xiàn)風度,, 這是帶給孩子內心的一種力量,也是帶給孩子的一個空間,。母親的情緒對于孩子來說意義更為重要。媽媽的性格與脾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發(fā)育,。媽媽性格溫 和,孩子性情也趨于平和,,內心世界穩(wěn)定;媽媽如果性格暴躁,、喜怒無常,孩子也心浮氣躁,,遇事情緒化,,做事容易諸多不成。所以,,控制情緒是做現(xiàn)代媽媽需要學 習的重要一課,。
媽媽要學的第一個字是:“虛”
很多媽媽很精明,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問題,,而且忍不住很快就要指出來,,這不是母親的內涵。在看到自己孩子優(yōu)缺點的時候,,做母親的都不要立即就反 應出來,。為什么不要動,因為孩子需要空間去自己成長,,母親隨意而過多的評價,,往往使孩子喪失內在的動力,而更多在意母親的反應,。有的家長很納悶,,孩子在別 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媽媽就變了另一個人似的,,變得急躁又不可理解。為什么這樣,,可能就是這個“虛”沒做好,。做不到不露聲色、不能夠虛下 來的母親,,無法給孩子的情緒提供一個空間,。孩子的情緒得不到母親情緒的包容,要么變得謹小慎微,,要么對抗性強,,親子關系難以順暢,。
媽媽要學的第二個字是:“弱”
母親在孩子面前要學會示“弱”。強勢媽媽的孩子很難自信,,孩子的自信會在媽媽一直強勢的狀態(tài)里一點點削弱,。能夠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親,實際上是 通過示弱實現(xiàn)對孩子的托舉,,孩子的內心會因此逐漸自信而堅強,。所以,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就要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凡是對孩子一直強勢的父母,實際上 是在壓制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
媽媽要學的第三個字是:“柔”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個母親真正的教育力量在于“柔和”。你會發(fā)現(xiàn),,越柔和的母親,,有時候帶動孩子的能力越強,越是扯著嗓門整天對孩子叫嚷的母親,,則往往難以勝任真正引導和帶動孩子的重擔,。
每位家長都重視孩子的學習,但是,,家長的心態(tài)應該放在哪?請千萬不要急著報班,、著急找家教、著急找一些方法層面的東西來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
家庭教育重在養(yǎng),,而非在教。我們需要特別解讀以下兩個字:一是心,,二是情,。教育需要有情有禮,這是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必須遵守的原則,。教無定法,,對待不同家庭的孩子以及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需要的方法肯定是不同的,。但是有一個共同的原則需要注意,,那就是要有情有禮,情在禮的前面,。
現(xiàn)在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是什么呢,,有情無禮。家長愛孩子的時候愛得沒邊,關心孩子的時候,,連孩子的襪子都要給他穿,、給他洗(已經足夠大的孩子)。這叫愛嗎?這個情已經失去了教育的價值,。
另一個現(xiàn)狀是有禮無情,,尤其是家長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沒有感情鋪墊,。任何層面的教育,,首先是要給被教育者 傳達教育者本身的真實的內在情感。感情做足了,,等到孩子渴望我們講一些東西的時候,家長再把道理點出來,。一定是情感交流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孩子才會主動 說:“媽媽,那我該怎么呢?”這個時候一個小道理過去,,才有可能實現(xiàn)帶給孩子的一種引導能力,。
網友評論:
家長內心焦慮與浮躁,比孩子有學習問題更可怕,。
小編總結:我相信,,這世上大約沒有父母真想成為“壞的榜樣”,但他們卻在不自知中成為了這樣的“榜樣”,。想做孩子最好的榜樣,,首要的還是先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