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yè)女強人,,工作排第一
我從學生時代開始,,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學霸,我特別喜歡讀書,,從小成績就非常的好,,老師喜歡我,父母也從不擔心我,,可以說,,一直以來,對我都是放養(yǎng)的政策,。而我也爭氣,,成績一直是班里數(shù)一數(shù)二,大學也是國內一流的一本學校,。
就算在大學,,我也是學生會的一份子,更是好多社團的社員,,這種忙碌的生活,,是我很享受的。畢業(yè)以后,,進了一家外企公司,,因為我比較優(yōu)異的表現(xiàn),工作兩年以后,,就被晉升做了部門主管,,工作也變得更加忙碌,常常加班也常常晚歸,,這已經(jīng)成了生活的家常便飯,。
對于父母催著叫我趕緊成家,我的觀念一直是,,女人必須要先有自己的事業(yè),,才能幻想愛情。只有自己能夠給自己留一條退路,,才能全心全意的享受愛情還有家庭,。
所以,我把整顆心都撲在了工作上,,對于結婚這件事,,態(tài)度總是不冷不熱。
終遇愛情,可無法平衡家庭與工作
直到工作的第三年,,我遇見了一個人,,他談吐優(yōu)雅,知識淵博,,是我在朋友聚會上認識的,。第一次見面,就讓我記在了心里,。沒想到,,聚會以后,他時常會發(fā)信息關心我,,并且偶爾還會約我出去吃飯,。
后來,我們戀愛了,,不到半年,,我們就決定結婚。父母對他非常滿意,,婚禮辦的十分熱鬧,,現(xiàn)場請來了很多親朋好友,我們也得到了許多祝福,。甚至有朋友調侃我,,只知道工作的我,終于開竅了,,知道要成家了,。那時我特別開心,覺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一年后,,我生下了我們的兒子,可孩子生下以后,,我們第一次產(chǎn)生了分歧,,他想讓我專心在家?guī)Ш⒆樱晌蚁胍厝ダ^續(xù)工作,。一次次的爭論無果以后,,我們最終找了一個比較折中的解決方法,就是接婆婆來和我們同住,,讓她幫我們照顧孩子,。而我則繼續(xù)工作。
回到工作崗位以后,,因為生孩子請假而落下的工作需要重新熟悉,,忙碌和加班,,又成為了我生活的重心。因此忽視了孩子的教育問題,,等我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無法扭轉了。
觀念不同,,婆媳矛盾因為孩子的教育大爆發(fā)
等我工作終于松了一口氣,,將更多的時間回歸到家庭時,我發(fā)現(xiàn),,婆婆帶孩子的方法,,完全就是個錯誤,她對孩子過度的溺愛以及不正確的教育方式,,讓我總是看不慣。
因為孩子飲食方面的問題,,我和婆婆常常發(fā)生爭吵,,她認為孩子不用吃的太精貴,大人吃什么,,孩子都可以跟著吃,,而我認為,孩子還小,,吃的東西肯定要干凈,,餐桌上,更應該把餐具和孩子的分開,。但是婆婆就喜歡和孩子用同一份餐具,,喂孩子吃飯。
除此之外,,孩子的穿著上,,婆婆也一定要收別的孩子穿過的衣服,而不愿意給他穿我買的新衣服,。一次次的爭吵,,讓我的丈夫也對我產(chǎn)生了怨言,他跟我說,,要不是我一心都在工作上,,婆婆根本不會辛苦的替我們照顧孩子,既然讓婆婆來照顧了,,就不要再多有怨言,。
我當時非常的氣憤,認為連我丈夫都不能理解我,,畢竟我工作,,也是為了這個家,。可后來,,更多的不和諧因素爆發(fā),,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因為教育觀念不同的矛盾到達了一個巔峰,,讓我和婆婆徹底爆發(fā)了一次激烈的爭吵,。
但讓我想不到的是,這次爭吵以后,,丈夫沒有表示對我的理解,,也和我大吵一架,這是以前從沒有過的事情,。他甚至跟我說,,既然我選擇了工作,那就該接受這之后一切的后果,。
直到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是不是堅持要回去工作,是一個錯誤的選擇?畢竟錯過了一些事情,,就是永遠的錯過了?
點評:從來就做“孩子”,,還未意識已經(jīng)為人“母親”
一個成年人活在社會上,有很多重身份和角色,。在職場里有職業(yè)經(jīng)理人的角色,,在家庭中有妻子、母親,、女兒和兒媳婦的角色等等,。孩子剛剛誕生,卻一心向往工作,,從某種角度上說,,是對為人“母親”概念的不清晰。從她的成長經(jīng)歷看來,,一直是個讓父母驕傲的好孩子,,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上司眼中的好員工,,一直是個被周圍肯定的“孩子”的角色,。她還沒有意識到,當她結婚成家,,從單身的狀態(tài)過渡到人生的一個新的生命周期,,要承擔起新的角色和任務,對經(jīng)營婚姻負責,,對一個弱小的生命負責,,否則結了婚,,內心還是單著,就會產(chǎn)生工作重要,,還是孩子重要的糾結,。她內在的某種不安全感甚至可能超過了母親天然的養(yǎng)育沖動。
婆婆的出現(xiàn),,使她忽然感覺到了母親角色的威脅,,重新想要和婆婆競爭對孩子的教育。結果,,不僅和婆婆鬧得很僵,,最后連丈夫也不支持她,不理解她,,一向傲嬌的她可能體驗到了從未有過的挫敗,,不過痛則思變,同樣,,也開啟了一個自我覺察和自我調整的契機,。
支招:和丈夫建立情感連接,婆婆的事情,,讓丈夫處理
人生的選擇不能完全講對錯,某個人在某個節(jié)點做了一個決定,,我們相信,,人一定是盡她當時所能,由她的成長環(huán)境和認知,、經(jīng)驗所決定,。也許從日后的結果來看,當初的這個決定未必合適,。但在做決定前之前,,未必看的清楚。所以,,也沒有什么好后悔的,。只是當下,我們看看,,還能做哪些相對合適的決定,。
1、養(yǎng)好孩子,,首先要創(chuàng)造和睦的家庭環(huán)境,。孩子成長不僅需要身體營養(yǎng),更需要心理營養(yǎng),。家庭不和睦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是最有傷害性的,。為了吃飯穿衣這些小事,,孩子最親的媽媽和奶奶發(fā)生爭吵,甚至媽媽和爸爸爭吵,,孩子會有恐懼,、害怕,甚至撕裂的感覺,。這些情緒的傷害遠比吃飯,、穿衣問題帶來的身體影響要大得多。所以,,真正的關愛孩子,,首先要經(jīng)營好家庭關系,讓這個家相對和諧一些,。孩子心情好,,才會更健康快樂的長大。
2. 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做個負責任的母親,。3歲之前,母親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來源,,4歲之后父親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守護神,。所以,孩子日后成長是否良好,,只需要父母最初的幾年時間,。既然小胡現(xiàn)在有時間、有意識要去多照顧孩子,,那么可以更多的承擔起養(yǎng)育孩子的責任,,去彌補曾經(jīng)的缺失,6歲之前怎么彌補都來得及,。
3,、構建相對和諧的婆媳關系。如果還需要婆婆幫忙,,首先要想清楚,,婆婆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一定和你不一樣,一般也不太可能改變,,然后,,在這個基礎上,你再想想是否需要婆婆幫忙,。如果決定了,,還是要她幫忙。那么就調整好自己,,一定會有讓你看不慣的地方,,但這不是她的問題,,這是你的選擇。所以,,沒必要和婆婆較勁,,更多的思考自己怎么應對。
4. 親人之間溝通更需要尊重和禮貌,。婆婆和媳婦已經(jīng)吵過,,心存芥蒂,要恢復到最初的關系不太容易,,最好和老人分開住,。如果還要住在一起,小胡能做的事就是和丈夫建立新的情感聯(lián)盟,,把夫妻關系的經(jīng)營看作是第一位的,,有什么事情,要有勇氣多和丈夫求助,,多給丈夫一份信任,,多給自己一個機會。需要婆婆配合的事情,,讓丈夫出面,。以“不指責、不批評,,不翻老賬”的三不政策和丈夫溝通,,切記的是,不要當著丈夫的面說婆婆的壞話,,因為這個等于打丈夫的臉。親人之間說話更要尊重和有禮貌,,不說惡語,,不說傷感情的話。溝通之前想清楚,,自己僅僅是情緒發(fā)泄,,還是希望溝通有效。多一份覺察,,就能對自己的情緒多一份管理,。
網(wǎng)友評論:
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沒有誰是應該為你做什么,,沒有什么理所當然,。既然婆婆愿意為你付出,成全你的工作心,,那么你應該對她感恩,,而不是一有矛盾,,就用爭吵和否定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小編結語:在帶孩子這件事情上,,婆媳之間總會有很多的矛盾不合,,畢竟生在不同的年代,擁有不同的經(jīng)歷,,想法上總是會有不同,。在這種時候,不帶情緒的說話,,不帶指責的溝通可能是比較好的做法,,但如果做不到,那就請教丈夫,,他更有責任去維護好他的太太,,同時不傷害他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