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在超市里購物,,隨意丟給孩子一個他們想要的零食。我們并沒有意識到這么做可能對孩子們有害,?;蛟S你并不知道怎么分辨零食的好壞,看到漂亮包裝的零食就會買給孩子,。其實分辨零食的好壞一點都不難,。只需要用眼睛掃一下包裝背面的信息,花5秒鐘,,你就能讓一個垃圾食品遠離你的孩子,。
第一步,看配方表
配方表的組成越簡單越好,。太復雜,,太長的都要多留意。例如:
快速看懂配方表的竅門是尋找那些“不良原料”
首先找色素
用天然食材著色的食品,配方表里只需要寫天然食材的名字,。所以用“紅”,,“黃”,“藍”等顏色為結尾的食材都是人工合成色素,。
10年前,,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研究項目發(fā)現(xiàn),有6種人工合成色素可能會誘發(fā)兒童多動癥,。為此挪威,,芬蘭,法國,,澳大利亞,,英國等歐洲已禁止使用這些色素。但其它國家仍在使用這些敏感色素,。我國也還在使用其中的3種色素,。所以添加了人工合成色素的零食對孩子的威脅最大。
添加了人工色素的零食很常見,,包括:QQ糖,,糖果,肉制品,,飲料等
然后找明膠,,果膠,卡拉膠
明膠,,果膠,,卡拉膠都是常用的增稠劑。增稠劑的作用就是讓水變成糊糊,,或者讓糊糊變成固態(tài),。超市里的酸奶為什么有固態(tài)的,也有液態(tài)的?為什么有的稀有的稠?很多都是靠明膠和果膠,。
前年,,央視兩次曝光使用廢料生產食用和藥用明膠的安全事件,并轟動全國,。雖然這些事件已經過去1年多,,但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怎么知道是否還有劣質明膠在流通?
卡拉膠在成人和嬰幼兒配方產品中都可合法使用,。但在兩類產品中的最大用量相差很多:在成人食品中最高添加量為8克/公斤;在3歲以下的嬰幼兒配方食品中的最高用量為0.3克/升,。就是說,兒童對卡拉膠的代謝能力比成人差很多,。鑒于大部分零食都是根據(jù)成人標準生產的,含卡拉膠的零食盡量不要給孩子吃。
國產果膠的質量參差不齊,,所以也不建議選擇,。
常使用增稠劑的零食有:QQ糖,軟糖,,酸奶,,果醬等
再找香精
香精有兩個作用:一是增加食品的味道,另一個是掩蓋食材的味道,。所以食品添加香精后,,我們很難判斷食材原有的品質。舉個例子,,傳統(tǒng)工藝制作牛肉干時,,需要精心選擇牛肉,再配上各種優(yōu)質香料經過復雜的工藝才能去掉牛肉原有的膻味,。但很多食品工廠只需要一兩種香精就能省去這些麻煩,。所以那些含有香精的肉制品和水產制品零食最好不要給孩子吃。因為你不知道它究竟用了什么原料,。
第二步,,看營養(yǎng)成分表
很多朋友和我說,他們根本看不懂營養(yǎng)成本表,,甚至有些人壓根就不知道那個表格有什么用,。確實,要想讀懂它,,你需要足夠的營養(yǎng)學知識,。但如果只是判斷零食的好壞,你并不需要完全讀懂它,。我們只需要盯住2樣東西:鈉,,反式脂肪。它們的數(shù)值越低越好(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重要性其次),。
鈉鹽越少越好
如果兒童長期攝入超量的鈉,,他成年后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可能性就會高于同齡人。根據(jù)國際衛(wèi)生組織(WHO)的建議,,成人的鈉攝入量上限為每日2克(大概5克鹽),。兒童鈉攝入量上限需要參照成人上限酌減,也就是小于2克,,并且越小的孩子鈉攝入應該越少,。3歲孩子的鈉攝入量大概是成人的1/3,即700毫克左右,。
每盒33克的產品含鈉量是成人每日攝入量的14%
上面這款知名品牌的零食,,每個包裝的鈉含量接近2-5歲的孩子日攝入量的1/3。如果孩子吃了這個零食,再加上日常膳食中的鈉,,他的鈉攝入量一定超標,。
設想一下如果你給一個2-5歲的孩子吃上面這個零食,她的小腎臟和小心臟是不是會被這個高鹽分重重的打上一拳?
再看看這個,,是不是更離譜?
每100克產品的鈉含量接近成人每天的攝入標準
拒絕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含量直接反應零食里“不良”油脂的含量,。如果這個含量大于0,干脆不要選擇,。因為反式脂肪一旦吃進去就很難被排出體外,,日積月累的結果比吃鹽多的威脅更大。
網(wǎng)友評論:
孩子都喜歡吃零食,,所以家長學會分辨零食的好壞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編結語:父母給孩子吃零食可以,但是要有一些規(guī)矩和限制,,養(yǎng)成習慣之后,,寶寶自己對零食類型的喜好會自然轉變和也會守本分;在此期間,父母就需要快速去除垃圾食品,,讓孩子的零食干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