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因素
有超重煩惱的人,,不是消耗的比攝入的少(多吃少動),,就是吸收效果特別好(天生的吃貨,不浪費糧食),。這樣的身體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代謝機制,,實現(xiàn)了不斷增重的動態(tài)平衡。節(jié)食之后,,平衡就會被打破,,隨之而來的是各種負面的效果,。
但節(jié)食也分兩種:
一種是相對科學的節(jié)食,只吃夠滿足身體日常能量需求的食物,。這類人一般對各種食物的卡路里耳熟能詳,,看到一瓶可樂、一塊蛋糕,,腦子里就立馬蹦出了數(shù)字,,計算出自己還能吃多少,想想也是醉了,。但身體需要的,,不僅僅是卡路里。
另一種是完全有害的節(jié)食,,這類人以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吃就少吃為信條,餓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不是開玩笑,真的是暈,,一般都可能會伴發(fā)低血糖而暈過去,,長期如此嚴重的還會有其他并發(fā)癥,。 因為身體是一個有機的系統(tǒng),,當攝入的能量不足時,會自動調整代謝機制,,以獲得最長的生存時間,。也就是說,當吃得少的時候,,身體會判斷你正處在一個極其惡劣的環(huán)境,,食物不足。一方面身體會提高攝入營養(yǎng),、儲存能量的效率(就好像在沙漠中的仙人掌一樣),;另一方面,會自動減少能量消耗,,讓你覺得暈,,覺得無力,各種不想動(好像仙人掌的葉子變成了針,,以減少水分喪失),。 換句話說,節(jié)食時候吃的任何東西,,對于身體可能都是1.5倍,、2倍的能量補充,。
心理因素
從生理上講,節(jié)食是對身體有害的,,是不可長期持續(xù)的,。
從心理因素講,節(jié)食的人一定都會半途而廢,,發(fā)出“人類進化上百萬年才爬到了食物鏈的頂端,,可不是為了節(jié)食而活”的怒吼,繼續(xù)在超重的路上漸行漸遠,。
例外的情況是,,你得了厭食癥,或者已經(jīng)超進化成神人了,。 這都是因為人的一個心理機制——稀缺心態(tài)或者通俗的說,,人都容易坐井觀天。比如,,當你月底要還信用卡,,薪水還沒發(fā)的時候,你想到的是什么,?肯定是錢,,對不對?又,,當你感冒昏昏欲睡的時候,,想到的肯定是痊愈或者睡覺!這就好像,,你現(xiàn)在處于火場之中,,滿腦子想的都是逃命,誰還想著晚上去哪里吃飯???!這是上百萬年來人類進化產(chǎn)生的防御機制,,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一旦你開始節(jié)食,就注定要落入這個機制,。
開始節(jié)食,,你對于食物的想法,就一定是,,這個可以吃,,這個不能吃,這個吃少點,那個吃少點,,一點都離不開食物,。時間越長,你對于食物的抵抗力就越來越差,。一旦有時忍受不住,,又胡吃海喝了一頓,迄今為止的所有戰(zhàn)果都付諸東流了...于是,,你負罪感深重,,下定決心,下次一定不能再淪陷了,。不幸的是,,你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超重,,節(jié)食,,忍不住吃,超重,,節(jié)食,,忍不住吃... 結語 所以我說,為什么節(jié)食減肥注定要失敗,。減肥唯一的正確方式,,就只有運動。因為有句話說的好,,“進攻是最好的防守”,,而節(jié)食就是最差的防守體重超標的方式。運動的人除了收獲一般說的好處之外,,與節(jié)食者相比,,不必忍受美食的誘惑,,該吃的時候放開的吃,。
網(wǎng)友評論:
說的很對我就是每次陷入這個吃還是不吃的糾結中,走了半天感覺自己很累然后猛吃一次,。
小編結語:減肥雖然是一件有益的事,但是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千萬不能過度,因為這可是事關自己的身體健康的,。減肥一定不能盲目,也就是要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有必要減肥,很多女生一方面是太敏感了,一方面看身邊的同學朋友都在減肥,,于是也跟著減,其實自己的體重遠遠沒有超過標準,這就是極其盲目的減肥,這樣一方面浪費精力和時間,一方面又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