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長過于急躁和焦慮,,太害怕落后
《請鼓勵你的孩子做一個幸福的普通人》這篇文章,,之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視,,究其原因,,我認為可能是因為觸動了家長們最不愿意承認的一個事實——我們的孩子都是普通人,。家長在追求現(xiàn)實的目標時,,給孩子帶來很多不必要的壓力,。
大部分家長無法接受孩子是個普通人,,在他們眼中,成功甚至說成功學已經(jīng)深入到信念之中,。但我并不大相信成功學,,這個概念只有在中國的書市上很火,,套用,、復制別人的成功往往出現(xiàn)很多問題。
其實,,幸福就是成功,普通不等于平庸,,做一個幸福的普通人不是只顧享樂,、追求平庸,,而是讓孩子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感受愛與被愛,,體驗到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帶來的幸福感,。
作為校長,我和家長交流很多,。在我看來,,過于急躁和焦慮是現(xiàn)今家長們的普遍心態(tài),,太害怕落后,。其實你的孩子一點都不落后,這方面不行,,那方面可能就比別的孩子強,,但家長總看不到這些,。
在我看來,這種焦慮和急躁是由于他們把現(xiàn)在的社會看得過于競爭化,社會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殘酷,,每個人都可以開辟新的領域。中國人太喜歡把同一個性質(zhì)的東西做比較,。很多教育者為了高出一個百分點的升學率,失掉了老師的時間和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在比較的過程中,,我們把生活窄化了,失去了很多幸福,。
學區(qū)房炒作破壞了教育生態(tài),,老師和學校也是受害者
我前兩天看了幾集《虎媽貓爸》,這個電視劇幾乎涵蓋所有家庭教育中一直以來的困惑,,家長的急躁、焦慮和喜歡比較,。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父母把心態(tài)放平和最重要,你可以希望孩子多才多藝,,但最好以誘發(fā)的方式去進行,,發(fā)現(xiàn)他的興趣,孩子喜歡,,才能學得更好,。
很多人在當父母前都會說“孩子健康成長就好”,一旦成為父母,,可能更多的期待就來了,,希望孩子更成功優(yōu)秀。但我覺得,,你的孩子能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就已經(jīng)是個優(yōu)秀的人了。沒有很高學歷的人也可以很優(yōu)秀,。我有一次去美國,,登機口的檢票員是個大胖子,帽子上的繩子都快掛不住他的脖子了,,整個人看上去很滑稽,,但他不在乎這些,反而把孩子們逗得哈哈大笑,,骨子里透著幸福感,。
有一次在北京的一個超市,,我買東西問服務員一些問題。他滿臉不高興,,把話含在嘴里說,,我問了三遍都沒聽清他說啥。我說小伙子,,你這樣工作能開心嗎,?人的生活態(tài)度特別重要。所以,,我當校長以后,,把“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寫進了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中。
現(xiàn)在的培訓機構很喜歡把“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當做宣傳語,,不知是何時造出來的一句話,,真的是誤了很多人。家長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怕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上哪有輸贏?終點才論輸贏呢,。至于社會壓力是否存在,要看你怎么理解,,你非要處處競爭,,能沒有壓力嗎?
學校之間確實有差異,,但我覺得北京教育資源均衡整體上不錯,。家長追逐學區(qū)房完全沒有必要,過于盲目,。我每次給別人上課都會現(xiàn)場做問卷調(diào)查,,數(shù)據(jù)證明人后來的發(fā)展和你上不上重點小學、重點初中沒有任何相關性,。學區(qū)房熱也來自于一些商業(yè)機構,、學校的炒作,這種炒作破壞了教育的生態(tài),,老師,、校長也是受害者,一天到晚追逐這些,,教育者的生活,、職業(yè)性都會受影響。
讀哪個學校不如家長重要
我認為現(xiàn)在的家長把過多的希望寄托在學校教育上,,而忽略了他們在孩子身邊擔負的角色,,他們應該在人格和精神上成為孩子的榜樣和楷模,。
有幾次,我在MBA班上講課,,底下都是成功人士,。一個事實是,他們現(xiàn)在的成功與當年上過的小學和中學沒有任何的相關性,。去年在南開中學,校方特意介紹了一個他們的校友,,中科院數(shù)學所的院士,,他沒上過大學。我希望家長知道,,上什么學、讀哪所學校不能決定孩子的一生,,而決定性的影響來自家長,。
作為一個父親你我也讓孩子去上過奧數(shù)班,,后來她到美國上學后告訴我,,學校里真正數(shù)學好的都是美國人,。中國孩子對問題的思考,、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感覺,,不如美國孩子,。這是一種學習的能力差別,而非學校選擇的差別,。
我的孩子上學的時候,,我和愛人都當老師,,顧不上管她。我們也有孩子的升學壓力,但沒給她施壓,,沒逼著她學什么,,我們的教育更偏向于順其自然,。她現(xiàn)在在工作上很棒,,在職場上是個令人欣賞的人,。我想,,這就是我和她媽媽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對她的影響,。
而且,,我認為不要把家庭教育過于藝術化,、也不要過于技術化,就拿建立親子關系來說,,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出國旅游,、探險,都是一些方式,。但親子之間的情感是在普通的生活中建立的,,一起做飯收拾房間,這樣建立的關系很真實,,讓孩子共同承擔家庭的責任,。哪有成天在海灘上你追我跑就能建立的,那都是電視上演的,。
我看過一個日本做的調(diào)查,,日本女孩子普遍不愿意嫁給有車有房、父母給準備好一切的男孩,。家庭就像小鳥搭窩一樣,銜點泥和枝葉,,一點點靠唾沫黏合,,有這個過程,才能體會到建立家庭的辛苦,,才會珍惜,。親子關系也是一樣,不要以為父母給了孩子一切,,他就會感恩,。
不炒作名校是對社會的責任
社會上大部分家長和孩子都有名校情結,,這和學校的宣傳有一定的關系,一些學校的炒作可能造成社會的教育觀出現(xiàn)偏差,。我所在的四中從來不炒這個,,也是出于我們對社會的責任,不希望因此造成一些浮躁心態(tài),。
記得我當老師時,,有的班50個學生有40多個考上清華北大,但沒有宣傳這個,,升學率真的不能表明教育的成功,。學生當然希望能進好學校,但四中不會給孩子們定目標,。
狀元情結也是完全沒有必要,,一些名牌高校沒必要對狀元爭來爭去。高考狀元最后未必是成功的,。四中從來不掛文科,、理科的狀元條幅??紶钤膶W生主動謝絕媒體采訪,,我問過他們?yōu)槭裁矗⒆诱f這沒什么,,就是運氣好,。我很欣賞孩子的這種大氣。這些孩子心里能裝下大事,。
當然,,越來越多的優(yōu)秀學生放棄高考出國,過去總說高考是過獨木橋,,現(xiàn)在不是獨木橋了,,有很多橋、很多路,,這是好事,,說明經(jīng)濟水平提高了,也是選擇多元化的表現(xiàn),。這是教育選擇中的一種可喜的變化,。
從事教育這么多年,我接觸許多學生和學生家長,,近年來我發(fā)現(xiàn)一些家長的名校情結和教育公平的追求越來越嚴重,,但也有些家長心態(tài)越來越平和,開始考慮孩子的幸福問題。上什么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保持進取的精神和幸福的追求,。
網(wǎng)友評論:
過于急躁和焦慮是現(xiàn)今家長們的普遍心態(tài),,太害怕落后,。其實你的孩子一點都不落后,,這方面不行,,那方面可能就比別的孩子強,,但家長總看不到這些,。
小編結語:大部分家長無法接受孩子是個普通人,,在他們眼中,成功甚至說成功學已經(jīng)深入到信念之中,。但成功學這個概念只有在中國的書市上很火,,套用,、復制別人的成功往往出現(xiàn)很多問題。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家長,,應該全方位給孩子自由和支持,,讓孩子在自己的天空中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