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年輕小夫妻打架,,跑來找我,兩人都是一肚子委屈,,感覺對方傷害了自己,。女孩子因為是我看著長大的,所以對她的脾氣我很了解,,男孩子接觸不多,,一直感覺他是個脾氣不錯的人,不知他為什么會動手打了老婆,。問他們原因,,兩人便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地倒開了苦水……
女孩兒說:“我累了一天回家來,,想給他做點好吃的,,讓他幫幫忙,他就說不愿意,,每次都是這樣,,在家什么都不干,讓他幫幫我還跟我吵,?!?
男孩兒忍不住插嘴:“我什么時候不幫忙啦?你讓我?guī)兔秃煤谜f讓我?guī)兔?,一上來就說我什么都不干,,天天我干多少活你都說我不干,誰愿意聽你天天說這個??!”
看來,他們之間發(fā)生的事情,,遠不是表面上說到的那么簡單,,這次打架,也是日積月累的結(jié)果,。
這個女孩從小生活在父母的爭吵中,,與父母很疏離,,尤其是與媽媽,關(guān)系簡直是劍拔弩張,。后來上大學(xué)離家,,很多年不與家人聯(lián)系,她的媽媽也是不聞不問,。有鄰居問起來,,她媽媽就說全當(dāng)沒有這個女兒,誰也不知道為什么她們之間會有那么多的仇怨,。在這媽媽眼里,,女兒非常糟糕——盡管鄰居們并不那樣認為。
我問這男孩:“在你的家里,,有人會打架嗎,?”這一問可不得了,說起自己的成長史,,他也是鼻涕一把淚一把:他成長于一個貧窮的山村,,那里的家庭文化,男人作為重勞力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上面還有幾個哥哥,,從小在地里勞動,只有他,,父母想改換門庭,,從小就不讓他下地,讓他一門心思讀書,。其實他書讀得并不好,,所以哥哥們常笑話他。在這個有一堆男人,,而只有母親一個女人的家庭里,,媽媽沒有什么地位,她要做所有的家務(wù),,照顧好所有的男人,,所以她常年累得直不起腰,但她也不能改變什么,,唯一的武器就是抱怨,。
從小在這樣的環(huán)境長大的他,忍受著媽媽的抱怨,,忍受著哥哥們的奚落,。而父親在家里有絕對的權(quán)力,只要他開口,,別人是大氣也不敢出一聲的,。
男孩說著自己長大的那個家,好像明白了什么:“所以,,我受不了她嘮叨我,。”這男孩兒有很好的反思能力,。但是女孩兒一看到男孩兒語氣上有些松動,,在氣勢上就又漲了一層,不斷訴說著男孩兒的不好,。男孩子幾次氣紅了臉,,想要爭辯,被我示意停下了,。我能看出來,,男孩兒的爭辯不會有用,因為女孩子似乎缺少一些去理解他的情感和他們之間關(guān)系的能力,,她明顯有激怒他的沖動,,而這遠不是男孩子對付得了的。她應(yīng)該尋找心理專家?guī)椭?
這場兩人之間的爭執(zhí),,其實是兩個人內(nèi)部世界的戰(zhàn)爭,。我們無法簡單地劃分對與錯。當(dāng)他們感覺對方傷害了自己時,,在他們的感情世界里,,那些感覺都是真實的,但是這場戰(zhàn)爭到底是如何點燃的呢,?
女孩兒回到家,,想做點好吃的,想讓丈夫幫些忙,,而這個幫忙的需要已觸動了丈夫的心理按鈕:做家務(wù)是女人的事情,,我是男人,如果去做家務(wù),,是羞恥的,。
當(dāng)女孩兒叫丈夫,但是丈夫沒有回應(yīng)時,,就觸發(fā)了她的心理按鈕:我是被忽略的,,沒有人在乎我的感受,爸爸媽媽只忙著打架,,媽媽一點都不喜歡我,,才不在乎我是不是需要幫忙。
于是女孩兒開始生氣,、嘮叨丈夫,,再度觸發(fā)了丈夫的心理按鈕:所有人都嘲笑我,,從來沒有人尊重過我的感受!
丈夫開始憤怒,,以至于動手,,就像當(dāng)年他所看到的父親的樣子。女孩子開始哭泣,,邊哭邊責(zé)罵丈夫,,就像當(dāng)年媽媽對她的態(tài)度。
網(wǎng)友評論:
這場兩人之間的爭執(zhí),,其實是兩個人內(nèi)部世界的戰(zhàn)爭,。我們無法簡單地劃分對與錯。當(dāng)他們感覺對方傷害了自己時,,在他們的感情世界里,,那些感覺都是真實的。
小編結(jié)語:如果,,當(dāng)然只是如果,,如果兩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不是那樣的,這場紛爭的結(jié)果可能會完全不同,。表面看起來是兩個人的沖突,,背后其實是兩個家族的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