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案例
凱倫發(fā)現(xiàn)丈夫從超市回來時沒有買到購物單上余下的兩種物品,,她真的非常生氣;諾姆知道他妻子又一次沒有給他買生日禮物時,,他沒辦法不感到挫敗;萊斯利的男朋友預定的晚餐較早,她因此沒有時間回家換衣服,,不得不下班后直接去餐廳,,這使她煩躁生氣。
兩個心理過程引發(fā)了這一個個強烈的反應,。
首先,,每個人看他們另一半的行為時,都認為其沒有完成一個“簡單的任務”,,這就引發(fā)了沮喪,、失望和憤怒的情緒。
然后,,他們就會假定另一半的這種失敗表明伴侶對他們?nèi)狈﹃P心,,這又會對他們造成傷害,這種傷害既有他們的失望也包含了他們的氣憤,。
然而這些情緒反應完全可以理解,。這些情緒建立在兩種錯誤的假設上,而這種假設會讓“被冒犯”的一方走上一條不必要的不幸之路,。第一個錯誤假設是他們認為另一半的確“沒有完成”任務,,第二個錯誤假設則是“這種失敗”實際上反映了一個基本的事實,即缺乏關心,。
讓我們回到那三個真實的事例,。凱倫的購物單羅列了五十件商品,其中兩件她丈夫找不到,,盡管他請求一名店員幫忙,,還是沒有找到。諾姆的妻子沒有給諾姆自己的禮物,因為她把她精心挑選的禮物給了她的孩子們,,這樣她的孩子就能給體驗給爸爸送生日大禮的快樂了,。萊斯利的男朋友因為要帶她去鎮(zhèn)上最火熱的餐館就餐感到非常興奮,他盡他所能第一個預定了位置,,因為下一次預定要等好幾周,。
用分數(shù)代替“及格/不及格”的評判
換句話說,這三個事例中的另外三位伴侶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是考慮周到,,成功完成了他們的任務。那么為什么他們的另一半會認為他們失敗了呢?因為凱倫,、諾姆,、和萊斯利是基于及格/不及格的評價方法來評價他們的另一半,因此他們會認為沒有完成某件事或者做得不完美的就是失敗,。
我讓他們每人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假如他們用百分比代替及格/不及格給他們的另一半打分的話,,他們會給另一半所付出的努力打多少分。凱倫被這些數(shù)字難住了,,她承認以50分為滿分,,她丈夫的分數(shù)應該是48分,也就是以百分比計的96%,。諾姆給他妻子的評分是90分,。萊斯利大概是一個 “嚴格的打分者”,給她男朋友85分,。這些分數(shù)分別對應的是A,,A-,和B+,,很難算做不及格,。
重新用百分比對他們另一半的努力評分,對這三位主人公有立竿見影的影響,,他們都為自己的當時的反應感到有些苦惱,,也承認感覺不那么生氣了,對另一半的感覺更加親近了,,甚至感到他們的另一半很貼心,。他們都沒有真正的意識到他們一直在用及格/不及格給另一半評分,,也沒有這樣做會扭曲他們對另一半的看法,,從而使得他們低估自己的感情。
事實上,,我們很少大聲說出我們運轉(zhuǎn)自己生活的“操作性指令”,,所以我們通常完全不會意識到存在這樣的假設,更別說能意識這樣的假設是如何嚴重的影響了我們的理解、決定,、行為,,相應的,對我們的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產(chǎn)生了影響,。
用及格/不及格給你的另一半評分會導致不必要的沖突,,因為這種評分方式給另一半設置了一個不合理的高標準。因為這樣做只有兩個可能的結(jié)果,,優(yōu)秀或者失敗,。鑒于很少有人能在日復一日管理自己生活和感情的過程中做到真正的優(yōu)秀,所以大多數(shù)伴侶們更可能是失敗的時候比超出期望的時候多,。
然后這些“失敗”會導致自我應驗的預言,,失望的那方會期望另一半在未來還會失敗,結(jié)果他們在以后的日子就會變得更加易于基于及格/不及格來評判他們另一半的努力,。
網(wǎng)友評論:
不要對你們的另一半太苛刻,,是個男的都有脾氣,哪個男的肩膀都背負著說不出來的壓力,,來自生活和工作的復雜情緒,,情郁于中,他總要有發(fā)泄的途徑,,如果你要讓他人前人后都表現(xiàn)得跟一只貓一樣,,那你還不如殺了他
小編結(jié)語:夫妻或情侶的相處總是微妙的,其實很多時候只要換一個角度,,換一種心態(tài)便能避免許多爭吵,、誤解、錯誤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