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他推出了首張專輯《原野》。12首歌,,我聽了一下,,很不好意思的是,一句歌詞沒聽懂,。演唱的語言是彝語,,甚至囈語。但我還是覺得《原野》這個名字很有味道,,一個空曠得讓人盡情自由想象的詞語,,那里面有著無盡的可能性。本身就涵蓋了希望與絕望,。草原,、深林、湖以及飛著的白鷺鳥,,都是欣然不肯沉默的生命;但在離開了原野的人心里,,無法回歸的絕望感不可抑制。
今天我不要談莫西子詩,,更愿意說說《要死也一定要死在你手里》這首歌,。這首歌唱出來的時候,我多少還是有些驚訝的,,因為他的作者俞心樵因為某些原因,,還是比較敏感的。感興趣的人可以去問一下度娘,。
在很早之前,,我貼過他的幾句詩:“在我的祖國/只有你還沒有讀過我的詩/只有你未曾愛過我?!苯Y(jié)果收到了很多亂七八糟的評論,,他還是小眾的詩人、孤單的詩人,。這幾句選自他的著名詩篇《墓志銘》,,寫的很了不起,看完會在沉默無語中生出巨大的憂憤感,。這首詩寫于1990年,,當時他22歲。
所以我總是相信,,在這個世界上,,天才一定是存在,比如在詩歌的領域,海子,、食指是天才,,當然還有俞心焦。但我們也必須要知道,,天才多半活的并不好,,尤其是詩歌上的天才,海子,、食指自然不必累述,,余胖子也沒有好到哪兒去。
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痛苦和責備才是詩人的職責和使命,。穿越荊棘,才能看到花朵,,這是詩人的痛苦;看著微風吹過花朵,,責備大地的不諒解,這是詩人天生的責備,。
網(wǎng)友評論:
《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目前而言,大多會認為他在講愛情,,我多半不支持這種看法,。因為讀詩不能就看字面的含義,也不能就讀這一首詩,,還得看看詩人別的唱誦,,比如他的《墓志銘》,《最后的抒情》以及《渴望英雄》,,認真讀了之后,,你就很難斷定一個行吟的思想者會單純的寫寫愛情。
小編結(jié)語:對于死,,詩人是無懼的,,這種態(tài)度在《最后的抒情》里顯而易見,他反倒認為“活著需要大無畏的擔當和勇氣”,。他說:“那么多人都死去了/只有我不怕活著/不怕苦難/不怕詩歌和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