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吉律師專欄
根據(jù)統(tǒng)計,,在2011年至今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涉一般商品房離婚案件中,,一方或雙方主張存在父母出資的案件約100件,占到了30%以上,。
案例1:贈與亦或借貸? |
邢某與周某2007年登記結婚,,婚后周某與開發(fā)商簽訂房屋買賣合同,購買房屋一套,。房屋首付款30萬元,,銀行貸款25萬元,2009年上述房屋取得產(chǎn)權證,,載明房屋所有權人為周某,,共有情況為單獨所有。后雙方感情破裂,,邢某提出離婚,。涉及訴爭房屋問題,邢某主張其父母在雙方購置房屋時出資20萬元,,該20萬元系向其父母所借款項,,屬于夫妻共同債務,要求共同償還,;周某認可邢某父母出資20萬元,,但主張該款項是用來資他們購房,屬于贈與,。法院審理后認定房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chǎn),,邢某父母出資20萬元屬于贈與。
【說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2條第2款規(guī)定: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從界定出資性質(zhì)的角度來看,,該條規(guī)定事實上推定父母出資性質(zhì)為贈與,,這一推定符合我國的國情,有著深厚的社會基礎,。但這一推定的前提是父母出資意思不明確,,即沒有證據(jù)證明父母出資有其他的意思表示。因而在有明確的證據(jù)證明出資人是以借貸作為出資本意時,,應當按照借貸關系確認雙方的法律關系,。但提出存在這一關系的一方需要就此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需要指出的是,,這里提交的證據(jù),應當是出資時而非離婚訴訟時確定是借貸的相關證據(jù),,法院對此應嚴格予以審查,。
本案中,周某認可邢某父母出資20萬元,,但并不認可該出資是借款,,邢某主張存在借貸關系,應當提交相應的證據(jù)予以證明,。在其無法就此提出充分證據(jù)的情況下,,法院依據(jù)司法解釋規(guī)定推定該出資為贈與。
案例2:贈與一方還是夫妻雙方? |
許某與賈某原系夫妻關系,。二人于2000年登記結婚,,2004年購買商品房一套,登記在賈某名下,。2011年雙方經(jīng)法院調(diào)解離婚,。關于上述房屋未予處理。現(xiàn)因該房屋分割問題,,許某訴至法院,。雙方一致認可房屋現(xiàn)值60萬元。賈某主張購房時其父母出資15萬元,,是對其個人的贈與,,要求多分房屋份額。許某認可購房時賈某父母出資10萬元,,但認為是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主張平均分割。法院最終認定賈某父母出資10萬元,,是對賈某,、許某雙方的贈與,。
【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chǎn),歸夫妻共同所有:(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chǎn),,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guī)定的除外;第十八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chǎn):(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chǎn)。按照婚姻法的規(guī)定,,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沒有明確贈與一方的財產(chǎn)視為對雙方的贈與,屬于夫妻共同財產(chǎn),。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第二款事實上依據(jù)婚姻法的規(guī)定就父母為子女購房出資這一問題進行了專門確認,。即除非父母有明確意思表示贈與一方,否則婚后為子女購房出資應視為對雙方的贈與,。可以說法律對此規(guī)定是明確的,,審判實務中當事人之所以產(chǎn)生較大爭議,主要原因在于自己父母出資一方往往主張父母出資時曾經(jīng)表示贈與自己一方,,或者案件審理中父母出庭表示只贈與自己子女一方,,對于此類主張,法院一般不予認可,。父母贈與一方的意思表示必須是出資時而非訴訟時作出的,,并且是明確的,主張一方應當對此提供證據(jù),,例如出資時所作的協(xié)議,、說明等,否則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
本案中,,賈某并未提供充分證據(jù)證明父母出資15萬元,因許某認可10萬元,,法院以10萬元確認,。賈某亦無證據(jù)證明其父母明確表示過出資只贈與給其一人,只是口頭表述父母曾有過此種意思表示,,對此法院無法予以認可,,應當認定出資10萬元屬于對賈某、許某雙方的贈與,。
案例3:全資還是部分出資? |
劉某與王某原為夫妻,,雙方于2004年9月20日登記結婚。后因雙方感情破裂,,劉某于2013年起訴要求離婚,。經(jīng)法院審查,2007年9月,王某父母出資以王某名義購買房屋一套,,首付款40萬元,,貸款20萬元。至2011年,,貸款已經(jīng)還清,。王某于2008年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證書。庭審中,,劉某認可購買上述房屋首付款系王某父母出資,,貸款亦由王某父母每月支付。王某主張房屋是其父母對自己的單方贈與,。劉某則認為房屋是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購買,,是對夫妻雙方的贈與,要求予以分割,。法院最終認定房屋屬于王某父母對其個人贈與,,屬于其個人財產(chǎn)。
【說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chǎn),,產(chǎn)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guī)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chǎn)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chǎn)。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及目前審判實踐中比較統(tǒng)一的認識,,該條規(guī)定的父母出資指的是父母全額出資,。該條規(guī)定事實上是將不動產(chǎn)的產(chǎn)權登記與確定贈與一方進行了銜接,作為判斷父母出資購房真實意圖的依據(jù),。即如果父母出全資購買不動產(chǎn)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就可認定是只對自己子女的單方贈與,無需父母再另行作出意思表示,。因此,,該條規(guī)定就與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第二款有了區(qū)分?;橐龇ń忉尪诙l第二款中的父母出資屬于部分出資,,這種情形下,必須有父母明確贈與一方的意思表示,,否則視為對雙方贈與,。因而審判實務中,有必要對出全資還是部分出資作出準確界定,,進而才能準確適用相應的司法解釋規(guī)定,。
本案中,爭議房屋首付款系王某父母出資,,貸款亦由王某父母每月支付,。也就是說購買房屋的所有資金全部由王某父母支付,,在此情形下,可以認定王某父母對房屋出的是全資,,即使王某沒有提供證據(jù)證明其父母明確表示贈與其個人,,但法院認為本案符合婚姻法解釋(三)第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情形,應當認定該房屋屬于王某父母對王某的單方贈與,,屬于其個人財產(chǎn),。
【提示】
父母為子女婚后購房出資問題成為離婚糾紛中當事人爭議的焦點,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倡導夫妻地位平等,、個人人格獨立的大背景下,為了防范和有效處理此類糾紛,,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對于父母來說,應當在出資時即對出資性質(zhì),、對象予以明確,。可以通過召開家庭會議簽訂協(xié)議的方式,,對出資的金額,、用途、性質(zhì)予以明確說明,,如果出資為贈與,,需要明確贈與的對象。協(xié)議應當讓子女及子女的配偶簽字確認,。如果認為公開予以明確確實影響家庭關系時,,也可以通過到公證機構公證的方式予以處理。
其次,,對于子女來說,,在接受父母購房出資時,如果出資為借貸,,應明確告知配偶一方此為夫妻共同債務,,并保留配偶一方認可出資為借貸的證據(jù);如果出資為贈與,,夫妻雙方可以通過夫妻財產(chǎn)約定的方式對此予以明確,。